连银行都可以申请破产,你的“资金安全”谁来保证?
发布时间:2016-06-21 09:40:06
![]() ,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录入“破产”二字,搜索结果大多伴随着 “XX企业破产、XX集团破产、XXP2P平台破产...” 现如今,你再尝试输入“破产”的话,“金融机构/银行破产”的内容也将出现在其中。
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张涛语的一席话,让整个中国的老百姓再次沸腾了,“什么是稳定的金融秩序?不是保护金融行业的每一个机构都不失败,都不出任何风险;而是对出现经营风险、或者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允许它们破产,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
事实上,允许金融机构申请破产不是最近才有的新制度,早在2006年6月1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早就有了相关的内容。《破产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有本法第二条(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规定情形的,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
追溯历史,在中国也曾有银行破产的先例。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海南发展银行因为不良资产比例大、资金不足、信誉差等原因发生了挤兑现象,在耗尽了准备金和国家34亿元的救助金之后仍未能摆脱困境局面。1998年6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两年十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成为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随后在河北省肃宁县的尚村农信社也发生了破产案,在此之后,中国就再无银行破产的实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陈年的记忆慢慢的被人们淡忘,也就造就了大部分老百姓还迷信于银行不会倒闭的传统观念。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人辛苦一辈子总算有点积蓄,即便央行降息频现,低利率时代已成趋势,总感觉存在银行比放在家里安全的多。殊不知,现如今已进入将银行也当作一般企业来看待的时代了,银行经营得不好一样会关门。
中国允许银行破产的消息一出,紧接着 "银行利率大降,不良贷款率上升“,”10万块钱存银行每年净亏537元“,”30位银行“董监高”出现变动或离职“等一大波“不良消息”随之而来。
加之,中国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人民币的不断贬值、房产市场的不稳定性,中国人拿手上的那些存款该怎么办?
传统的中国人比起”一纸“基金或保险,更喜欢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投资房产。近几年, 海外房产投资,已不局限于中国的高资产人士,逐渐中产阶级也加入到了其中,投入资金、移民身份、投资价值成为评价投资海外房产的三要素。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事项欢迎拨打国通400-676-3588,要移民首选国通,国通移民为最资深专业移民公司,欢迎广大投资移民人士前来咨询!
|
新闻热议
更多
移民生活
更多
|